一間182平方的住宅,居然有9個房間,配套9個廁所。這樣的設置可以住下很多人,但樓下住戶卻因此長期生活在“水簾洞”中,苦不堪言。
3月17日,南寧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聯合興寧區政府相關部門,在新和平商場一期A棟3單位查處一處擅自改變住房結構危害房屋安全的的行為,并責令其在10日內恢復原狀,接受行政處罰。
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和平商場的5樓平臺,從步梯步行至8樓一民宅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昏暗狹小的走道。感應燈亮起后,可以看到兩排用木質板材隔成的數個小房間,一共有9個房間。
▲圖為被隔出的小房間,還附上了門牌號。
這些10多平米的小房間,里面都配有一張簡易的木床。讓人詫異的是,在距離床邊1米多的地方,一道玻璃推拉門隔開就是一個廁所。住戶小趙告訴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,這些小房間的月租為800-1000元,但是經常被停水,而且隔音非常差。經過了解后,他才知道這屬于違規改建的,目前他已準備搬走。
南寧市城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房產監察大隊辦公室主任江良模說:“沒有經過規劃設計,將沒有防水功能的房間或者陽臺,改成衛生間或廚房,這個行為會造成滲水、漏水。另外,由于隔板為木質材料,存在消防隱患。”
隨后,記者來到樓下的701室,戶主王福珍帶著記者參觀了遍家里的“水簾洞”。“無論是晴天、雨天,我們都用烘干機,陽臺都沒有辦法晾衣服了。” 王福珍描述了自2017年3月以來,家里因樓上的擅自改建而帶來的痛苦。
▲樓下住戶發霉的墻面。
記者發現,王福珍家中的客廳和臥室的天花板、墻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霉變和脫落現象,甚至出現裂痕。在天花板的吊頂上,還有隨時會滴下的水珠,王福珍說:“這個位置是上面的廁所,臭水滴到頭上,就得馬上洗頭。”
▲掛著水珠的陽臺墻面。
“因為他改造了管道,晚上用水的時候就像洪水一樣,嚴重影響一家老小的休息。”在近3年的時間里,王福珍和愛人多次嘗試溝通,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整整150次,但一直得不到解決。無奈之下,王福珍只好被迫關掉樓上的水,還因此與當事業主多次發生爭執。
根據執法人員手上的結構圖顯示,801室原本是4房2廳2衛,面積約180平方米。在經過現場取證后,城管執法人員判定801房屋業主行為違反了《南寧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規定》第十二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,將沒有防水功能的房間或者陽臺改為衛生間、廚房。
執法人員按照執法程序,現場出具并張貼了留置送達執法文書,要求801號業主在10天內改正上述違法行為,否則將由法院強制執行,同時根據其違法事實和情節作出行政處罰。
轉載自“南國早報”